根據《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和《教育部關于公布〈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的通知》(教辦函〔2014〕23號),嚴格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高校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學校辦學實際,在對學校10年來信息公開工作成效梳理歸納和2019—2020學年信息公開工作數據統計的基礎上編制此報告。
本報告包含信息公開工作概述、主動信息公開情況、依申請公開和不予公開情況、信息公開評議情況、信息公開投訴情況、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等六大部分。所列數據的統計時限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
一、信息公開工作概述
長期以來,學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政務公開的決策部署和教育部全面推進教育公開的總體安排,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圍繞“潛心立德樹人”和“執著攻關創新”兩大核心任務,繼續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深入推進信息公開工作。根據工作實際,完善制度規范、優化工作機制,進一步拓展公開范圍,切實保障廣大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
(一)進一步優化信息公開網
根據福建省教育廳對各高校信息公開工作的部署要求,學校堅持舉一反三對照檢查,針對信息公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了主動公開目錄,規范依申請公開工作,建立健全接收、登記、辦理、答復等流程,深入推進信息公開平臺和監督保障機制建設,切實把學校信息公開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二)持續深入推進信息公開工作
一是加強重點公開領域信息公開。對學校發展規劃、財務、人事等重點領域信息,學校堅定不移推動重點領域公開工作向縱深發展,持續完善制度建設,通過公文印發、學校網站、政策解讀等多種渠道保證信息全面公開。
二是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公開。建立較為完善的物資招標、采購管理制度,編印了資產管理制度,強化了采購預算編制,擴大了公示范圍,努力實現公共資源配置領域全流程透明化。
三是推動決策過程公開。校黨委主要領導到學院、機關各部門進行調研,多次組織召開座談會,走訪師生,結合參加基層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宣講、20周年校慶工作籌備座談、舉辦敏感期專題會議等形式,深入基層開展工作調研,聽取師生意見和建議,號召全體師生廣泛參與、建言獻策。
四是加強宣傳發布工作。學校繼續圍繞辦學定位和辦學目標,充分發掘新聞素材和資源,積極宣傳報道學校各方面工作的辦學成就,圓滿完成系列報道,開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等專題網站,為學校改革發展內聚人心、外塑形象,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學校信息公開網設置8個一級目錄、27個二級目錄和28個三級目錄,公開的信息內容涵蓋學校概況、發展規劃、教學管理、科研管理、學生工作、人事與人才工作、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招投標管理、受捐贈情況、國際合作與交流、監督工作、校園安全、后勤服務等。
(一)通過門戶網站、校報???、微信、微博等公開情況
校園網發布各類通知公告15條,發布各類新聞和信息315條。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520條,粉絲數15458人,推送疫情防控相關信息160條,平均閱讀量達到3000人次;新浪微博發布795條,粉絲數1萬人。校園廣播電臺播報21檔節目30期專題,《閩南科技學院報》印發7期;《疫情防控工作簡報》印發78期。
一年來,全國高校思政網、半月談網、《學習強國》福建學習平臺、福建省教育廳、福建高校思政網、《中國教育報》《福建日報》《閩北日報》、人民網、光明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中國僑網、福建省僑聯網、福建省黨建機關網、東南網、泉州文明網、《湄洲日報》《海峽都市報》《泉州晚報》《海絲商報》《南安電視臺》《福建教育電視臺》等媒體報道142次,其中宣傳報道學校在疫情防控中的好做法20余次。
(二)黨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
1.強化宣傳報道。發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獨特優勢,利用???、閩科新聞網、理論學習網和“喜迎十九大奮進看科大”“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網,以及學校官方微博微信進行黨務工作及時報道和宣講活動,對在宣講過程中涌現的好案例、好做法也及時予以宣傳報道。
2.逐步健全黨建工作機制。逐步健全黨建工作機制。一年召開12次會議,黨建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院級黨組織負責人對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工作開展充分交流和研討。制定《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實施辦法(試行)》,各院級黨組織對所屬黨支部進行年度述職考核。院級黨組織、黨支部考核已全覆蓋、常態化。學校印發《關領導干部深入基層、密切聯系師生制度》,黨員校領導根據工作分工明確了聯系的師生黨支部,并到聯系的學生黨支部參加支部組織生活,與師生進行交流,聽取和采納師生意見和建議。
(三)招生信息公開情況
2019-2020學年學校招生網陸續發布了2019年招生辦法、招生簡章以及各類招生的測試通知、成績與認定結果查詢。各類特殊類型招生資格生及擬錄取考生名單除在招生網上公示外,均上傳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由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審核后公示。同時,通過招生網發布2020年本科招生計劃、2020年各省市招生組聯系方式、各省市近年來高考招生錄取分數、高考錄取查詢等各類公告,為考生提供便捷的查詢服務。
本學年學校招生就業官方網站發布各類招生通知、學校發展、人才培養、畢業生就業等信息共計150條左右,通過在線解答考生咨詢累計2800多人次,總閱讀量3萬多人次。
在招生咨詢服務方面,除了微信公眾平臺方面的工作,招生辦公室還通過電話、郵件、QQ群、在線直播、視頻訪談、參加中學舉辦的招生咨詢會以及在學校設置高考現場咨詢點等形式開展招生咨詢工作,為考生提供詳盡的咨詢服務。
學校在招生章程及各類招生辦法中,明確指出“學校紀檢部門全程監督招生的審核、測試與決策過程,全面落實工作的相關紀律與規定為考生提供申訴渠道。同時,學校組建招生委員會,充分發揮招生委員會在民主管理和監督方面的作用;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由書記、校長擔任組長,下設招生工作組。在招生錄取工作中實行集體領導,遵循工作的基本規律,加強規范化管理,嚴肅招生紀律,促進本科招生錄取工作公平、公正、公開。
(四)財務信息公開情況
2019—2020學年,財務處主頁公開信息11項。學校按年度將財務管理、教育收費、接受捐贈等情況通過信息公開平臺予以公布:財務管理情況的公布內容主要包括財務管理制度;教育收費情況的公布內容包括以提供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標準明細表的形式公布教育收費的項目、依據及標準等信息;接受捐贈情況的公布內容包括捐贈項目管理辦法,以及接受捐贈資金的使用與管理情況;公布教育收費投訴電話辦理地址等信息。2020—2021學年部門預算和2018—2019學年部門決算信息學校統一做好文件歸類歸檔。師生可以在權限范圍內進行查詢和了解學校教學、科研各項經費的收支使用情況、個人收入情況、往來款結算情況、項目經費到賬情況、學生學費的繳納與欠費情況等各項財務數據信息。對老師的收入和賬務變動情況,學校財務通過短信和郵件方式進行通知。根據省物價管理部門學生收費信息公開的要求,學校在康美、美林兩個校區分別設置了學校各項收費信息公示牌。為了便于查詢,將各項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批準文號等信息在財務處主頁“信息公開”欄中發布,師生可以通過財務處主頁和學生網上繳費系統頁面 “您問我答”專欄在線咨詢。
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印發文件等形式及時公布國家部委、上級部門及地方政府頒布的相關政策法規、財務業務辦理的操作流程、操作指南、學校財務內控制度等,供廣大師生了解和掌握最新政策。
(五)人事師資信息公開情況
嚴格規范公開招聘信息發布,各類崗位人員的招聘信息全部通過校內外的人才招聘網站,以及紙媒、微信等渠道公開發布,接受廣大師生和社會公眾監督。公開招聘遵循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并切實做到信息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
日常人事管理的重要工作均通過學校主頁和人事處主頁以通知的形式及時發布,如各類人才計劃申請、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年度績效考核、師資培訓培養、評優評先等事宜。利用QQ、微信等常見的網絡通信軟件建立人才隊伍和相關工作人員等的聯絡群組,即時發布重要消息,同時也在教師活躍的“閩科微服務”關注并解答教師關心的問題,獲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大力加強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人事信息系統功能。通過教師管理系統、人才申報系統、日??记谙到y、五險一金繳費系統等信息平臺建設,多方搜集、存儲數據信息,并反饋給教師個人,最大限度地為廣大教師提供信息服務。
(六)學生工作信息公開情況
嚴格規范公開各類獎助學金評審發布,各類獎助學金、評優評獎等評審通知通過學院資助網站發布。對于獎學金,按規定在學院資助網站上進行公示和公布,公示期結束后依規撤下。2019—2020學年共計公示7批次,公布共計7篇次。對于助學金等,為保護學生隱私,按照規定僅在學工一體化系統內操作,根據工作需要,分配相應的權限,2019—2020學年在學工一體化系統內處理國家助學金等共1449人次。
進一步優化綜合教務系統功能,提高本科教學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公開程度。目前綜合教務系統已開通全校開課查詢、全校培養方案查詢、課表查詢、教師教學信息查詢、學生選課信息查詢、工作量查詢、考試查詢等一系列功能,同時在綜合教務系統中開通意見反饋功能,老師和學生可以方便快捷獲取各類有效教學信息,最大限度為廣大師生服務。
(七)資產管理制度及采購信息公開情況
為進一步規范學校物資采購行為,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物資采購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調整了物資采購合同簽訂限額標準,簡化科研設備采購審批流程等,主動及時在網站進行公開發布。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機制,配合學校相關部門建設資產管理處合同管理系統,實現與合同相關的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綜合、分析等制度,為合同資料歸檔提供完備、準確的依據,實現了有效監督。提升物資采購環節流程信息化建設,持續優化了物資采購管理系統,完善了招投標項目的文件管理,實現了申購及審批全流程的電子化,做到了采購審批的有痕管理,提高了采購透明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和《福建省省級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對學校的招投標采購的信息予以公開。招標采購項目,招標信息均在閩南科技學院官方網站(http://www.iloveck.com)進行發布;招標預算金額超過20萬元的項目,學校委托招標代理機構進行招標,招標信息還發布于中國政府采購網(http://www.ccgp.gov.cn),實現招標全流程公開、透明、可追溯。招標采購信息在學校部門網站進行公示,公開內容包括采購單位、供應商、合同標的額、采購方式等信息。
三、依申請公開和不予公開情況
根據《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的要求,學校將依申請公開作為主動公開的重要補充。2019—2020學年,學校共收到個人提出的信息公開申請1件,申請內容涉及學生獎助學。學校根據《閩南科技學院信息公開實施細則》規定,通過相關受理程序,及時、有效地向申請人公開所申請事項。2019—2020學年,我校未發生有關學校信息公開的收費情況和費用減免情況。
四、信息公開評議情況
學校設有“校長信箱”“閩科微服務”等欄目,對校內外公布了學校信息公開的辦公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件、通信地址,并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方式發布信息、提供咨詢平臺,讓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更好地參與到學校信息公開工作中來。學校師生對信息的回復率和回復時效基本滿意。
五、信息公開投訴情況
2019—2020學年,學校未發生因信息公開工作遭到投訴、舉報的情況。
六、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本年度學校信息公開工作雖然穩步前進,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一是公開意識有待加強,特別是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的形式創新不夠;二是政策解讀質量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三是信息公開與各單位實際工作的結合度欠缺,公開的針對性、時效性仍需提高。下一步,學校將開展信息公開工作業務培訓,落實信息公開相關政策解讀責任;運用新媒體創新公開形式,提升政策發布、傳播和引導效果;建立健全信息發布聯動機制,確保各單位信息發布的權威性、規范性和一致性。
七、其他說明
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閩南科技學院(http://www.iloveck.com/)查詢。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閩南科技學院辦公室聯系(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康美開發區康元路8號,郵編:362332,電話:0595-26551551,電子郵箱:bgs@mku.edu.cn)。
附件:1.閩南科技學院信息公開事項清單匯總表
2.閩南科技學院信息公開工作情況表
閩南科技學院
2020年10月22日